• <track id="hfqng"></track>
      1. <td id="hfqng"><ruby id="hfqng"></ruby></td>
        當前位置:昱宏生物> 昱宏共享
        欄目類別

        玉米即將震蕩還是上漲

        目前講玉米要大漲價,要爆發集中采購,為農民利益著想,這些都是在一廂情愿的講人文情懷。市場會認這一套嗎?

          我個人截止目前為止看不到玉米要大漲價的前兆,只能說是一個高位震蕩的行情,大量農民還在持糧待漲,可是下游需求卻始終無動于衷。

          錦州港口到貨量不足萬噸,下海量多達20多萬噸,可是收購價格卻不見上漲。一直維持穩定狀態,前兩天漲了十多元錢后,上量不增不減,又橫盤了。

          港口收購商多看中糧等大企業的價格來決定自己收購的價格,如果不是有特殊情況,一般貿易企業很難超越中糧等大企業的收購價。風向標沒有風動,下邊自然跟隨平靜。

          自從去年港口貿易商有自己建塔烘干出現后,,今年更多,很多走貨已經是自己左手倒右手,對外收購不那么急迫。

          山東深加工一直在和供應方玩“游擊戰”,你進我落,你落我漲。行情波動頻繁,但是也在強勢里,比東北要好上很多。東北深加工企業像是沒有睡醒,一副懨懨的樣子,沒有收購積極性,就這樣不溫不火的拖著行情。

          從飼料企業看,積極性也不高。最后一批糙米在出庫中,近期小麥價格的下跌更是讓飼料企業有繼續觀望下去的底氣了。

          從烘干塔,貿易商角度看,之前利好玉米的很多條件在改變。產量上,已經定調是增產,進口上隨著美國玉米降價,可選擇性增強。巴西玉米已經通過所有手續,今年是中國新增加的一個進口國。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也使得進口玉米的價格跟隨下降。明年的小麥也已經官宣增產,這是玉米基本面要考慮的情況。

          從宏觀經濟講,目前也看不出太多利好玉米后期行情的預期,12月15日凌晨3點,美聯儲正式宣布,將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3.75%至4.00%上調到4.20%至4.50%,加息幅度50個基點。這是美聯儲今年3月啟動本輪加息周期以來首次放慢加息速度,也是自5月以來首度單次加息50個基點。美國在降通脹。美資本市場出現一次集體跳水事件。

          同時,我們國家發布了《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(2022-2035年)》,并發出通知,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。

          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預期的一樣,我們要發展經濟了,內需只是其中一項,比較重要的一項而已。

          但是在經歷了三年的“口罩事件”之后,這個拉動內需會有多大的拉動力,還是有待觀察,或可會按照預期進行,或可會超預期,更或可會沒有達到預期。

          畢竟目前關于“口罩事件”的管理剛剛放開,民眾接受程度以及“感冒”要持續多長時間都是未知數。

          從物流報價上看,現在的物流并沒有出現火爆的場面,反倒更冷清了,這就說明貨物流通性差,也包括玉米。

          云貴川還有河南,安徽,山西,新疆等眾多可以采購的玉米產區,主要就是比較性價比。

          我個人始終認為今年華北以及華中地區的玉米壓力不大,重點在東北。東北玉米數量大,銷售進度慢,銷售出口受限制。

          烘干塔和貿易商不積極,是對未來行情的不確定,倒掛存糧的人在減少。深加工不積極收購是因為本身利潤低,也看見周邊的農戶還有多少玉米待售,飼料企業不積極收購,是可選擇性增多,生豬年前集中出欄后,年后飼料需求要有一個降低的時間階段。

          農民的情緒出現三次松動,第一次是新糧上市初期,第二次是11月下旬,還有就是目前這個階段。但是農民剛剛有要賣糧的情緒,就被互聯網給喊停,被玉米馬馬上要大漲價給“嚇”回去了。

          玉米究竟能不能不大漲價,看看自己身邊還有多少糧沒賣,還有多少人在收購就知道了。

          為什么下游不搶收?沒有人會跟農民過不去,只有跟行情過不去,如果這行情像去年那樣走貨,收購熱情是攔不住的。市場就是市場,除了利潤可以是驅動力之外,所有的人文情懷都是在掩耳盜鈴,混淆視聽。

          玉米行情要震蕩,農民等待的快速反彈到原來的高點后上漲,很難,很難,看看周邊的糧源吧!

        (來源:三農加油)

        8
        国产日本在线观看一_3a无码在线观看_美国一级黄片99_曰韩无码黄色视频
      2. <track id="hfqng"></track>
          1. <td id="hfqng"><ruby id="hfqng"></ruby><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