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rack id="hfqng"></track>
      1. <td id="hfqng"><ruby id="hfqng"></ruby></td>
        當前位置:昱宏生物> 疾病防治
        欄目類別

        冬春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術指南發布

        冬春季節候鳥跨地區遷徙頻繁,散發和傳播禽流感病毒的危險性增大。近期,一些國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嚴重,對我國家禽養殖業造成一定威脅。為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,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起草了《冬春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術指南》。

        據了解,當前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情況復雜、形勢嚴峻。今年以來,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出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,歐洲發生了2699起,亞洲發生了495起;10月份以來,韓國接連發生4起,日本環境省已于11月11日把全國禽流感警戒級別升至最高級。從流行毒株方面看,春季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株主要以H5N8亞型為主。入冬以來,H5N1亞型引發的疫情數量增多,近期在韓國和日本引發疫情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毒株都為H5N1亞型。截至11月底,我國報告了8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,均為野禽疫情,6起H5N8亞型、1起H5N6亞型和1起H5N1亞型。
        強制免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的有效手段。當前病原傳入后的最大風險群體,就是免疫抗體不合格、群體免疫力低的家禽群體。要指導規?;B殖場科學制定免疫程序,及時監測免疫抗體水平,確保免疫效果;要督促散養戶做到“應免盡免,不留空當”,并及時組織開展免疫抗體監測,對于免疫抗體不合格的,要求及時進行補免。特別是水網密集區域,在候鳥集中遷徙之季,可對所有家禽進行一次加強免疫。
        據介紹,水禽特別是鴨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,能以高滴度從糞便中排出而污染水域及環境,成為主要傳染源。水禽免疫不到位,成為防控的薄弱環節,容易通過候鳥遷移傳入病原。要把水禽養殖場(戶)列為排查和監測的重點對象,確保免疫密度達到100%,群體免疫抗體合格。要加強宣傳,引導養殖場(戶)不到候鳥棲息地等開放水面放養水禽,不將雞、豬、鴨鵝等混養。
        據悉,候鳥遷徙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播的重要途徑,要嚴格防范候鳥遷徙導致病原擴散。首先要加強監視監測,對于候鳥主要遷徙通道、遷徙停歇地、繁殖地、越冬地和集中分布區域的家禽,重點進行臨床巡查和監視,加大抽樣檢測覆蓋面、比例和頻次,及時發現和消除疫病隱患。積極與當地林草部門交流,了解候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監測情況,掌握候鳥異常發病和死亡情況,及時采取預防和處置措施。其次要主動采取應對措施,冬春季加大消毒頻次和濃度,低溫地區選用低溫消毒劑或在消毒劑中加入丙二醇、異丙醇等醇類或氯化鈉等作為防凍劑,確保消毒效果。對于河網密布地區,加強對候鳥棲息地周邊環境消毒,對糞便集中無害化處理,必要時可采取隔離防范措施。再者要提升養殖場(戶)防范意識和能力。及時介紹國內外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動態,宣傳相關防疫知識,提升養殖場(戶)防范意識。要指導養殖場(戶)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,實行封閉管理,完善防鳥、驅鳥設施設備,防止候鳥與家禽接觸。
        一旦發現禽類出現發病急、傳播迅速、死亡率高等異常情況,要及時報告,科學規范處置,嚴防疫情擴散蔓延。要做好疫源追蹤分析和流行病學調查,及時追蹤溯源,消除隱患。堅持疫情舉報核查,收集疫情線索,識別風險,及時采取處置措施。要加強指導大專院校、科研單位的各類獸醫實驗室及診療機構,強化疫情報告責任和意識。
        (來源: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農民日報)


        43
        国产日本在线观看一_3a无码在线观看_美国一级黄片99_曰韩无码黄色视频
      2. <track id="hfqng"></track>
          1. <td id="hfqng"><ruby id="hfqng"></ruby></td>